资阳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自评报告

时间:2020-08-31 来源:基金分析 点击:
  智力残疾,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界亦称“智力落后”、“智力低下”、“弱智”、“智力迟钝”、“心理逊常”、“心理缺陷”、“精神发育迟滞”等。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引领财经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资阳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自评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资阳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自评报告

  根据资残联办(2015)11号《关于做好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2014年-2015年)》的通知要求,区中医院在区残联的指导下,对区残联委托我院开展的我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总体概况

  我院成立于1952年,是市、区共建单位,是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四川省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市中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多家医学院校的定点实习单位。先后与**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5家三级甲等医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教育系统。

  我院于2009年9月份正式组建康复科,开放病床90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5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4名。康复技师8名,均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术。目前拥有康复住院病区、门诊病区、脑瘫康复病区三个治疗区域。我科现有蜡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电脑颈椎牵引仪、电脑腰椎牵引仪、中药熏药仪、超声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温热磁场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吞咽治疗仪、股四头肌训练仪、射频控温热凝器等仪器设备。我科在医院领导的大力关怀下,除拥有传统的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注射、痛点封闭、正骨接骨等治疗方法,更结合现代理疗方法:蜡疗,超短波、中频、电脑颈椎牵引、电脑腰椎牵引、中药熏药等方法,来解除病人痛苦。

  2013年5月1日康复科承担了**区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工作。医院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设立了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多功能室、评估室、咨询室等儿童康复训练场所。有无障碍设施及安全消防设施,物理治疗室配置有楔形垫、训练阶梯、站立架、平行杠、助行架、滚筒、大龙球、沙袋、哑铃、力量训练带肋木等设施设备。作业训练是配备了上肢和手功能训练辅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用具、上肢和手指矫形器、专用桌椅,制订了智力残疾患儿评估量表。

  认真培养相关康复人才,做好智力残疾儿童的评估和训练,适时调整方案,力争评估康复效果及相关指标达到中残联要求。开展PT、OT、器械、针灸及物理治疗。治疗项目严格按照**市物价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遵守有关项目资金和城镇医保及新农合报销规定。

  我机构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专业的康复治疗人才队伍,拥有较强的训练能力,每年都会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2、业务职能

  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评估,并依据在感觉综合能力、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休闲娱乐能力方面的评估结果,提供针对目标的能力训练,建立个别化康复训练档案,建立残疾儿童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针对性、目标性明确,确保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有序运行。

  努力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我们将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家长的培训纳入“康复训练计划”的总体安排,积极开展家长的培训提高工作。还组织了多次家长座谈会,宣传相关政策,沟通思想,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积极开展儿童康复的社会宣传。我们经常利用下乡、义诊等机会以组织医务人员到广场进行残疾儿童相关知识宣传。“六、一”为儿童举办了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医务人员一起度过了一个欢快的节日。

  规范管理好康复档案。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评估,并依据在感觉综合能力、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休闲娱乐能力方面的评估结果,提供针对目标的能力训练,建立个别化康复训练档案,建立残疾儿童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针对性、目标性明确,确保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有序运行。

  3、场所设置与设施

  我院康复科自承担**区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工作以来,医院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设立了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多功能室、评估室、咨询室等儿童康复训练场所。环境安全,通风透气、采光好,有无障碍通道,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设立了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多功能室、评估室、咨询室等儿童康复训练场所。有无障碍设施及安全消防设施,物理治疗室配置有楔形垫、训练阶梯、站立架、平行杠、助行架、滚筒、大龙球、沙袋、哑铃、力量训练带肋木等设施设备。作业训练是配备了上肢和手功能训练辅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用具、上肢和手指矫形器、专用桌椅,制订了智力残疾患儿评估量表。

  4、人员配置与要求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管理人员由**市**区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担任,从事临床工作多年,业务管理及协调能力强。

  我科从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治疗人员共12人,均具有临床医疗、康复、护理大专以上学历,康复骨干具备评估和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能独立承担康复治疗任务,达到实施康复训练的工作要求。2015年**区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康复训练任务20名,均为定点委托方式。现开展康复训练14人,康复治疗师和儿童比例为1:1.2。康复治疗人员和儿童比例达到相关要求。

  5、业务开展情况

  科学设置康复课程。在康复中,我们坚持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在集体教学的同时,也注意了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力争每天有30分钟以上的个训时间,保证了每一个智力残疾儿童都能在通常训练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训练。以每周、月、半年为单位,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情况,进行一次观察描述综合评估,评估的情况作为调整策略,改善治疗方案的依据。保证患儿每天训练时间不少于半天,每年不少于6个月,并有周康复课程和日康复流程安排。对于个别无医保患儿不能达到半年治疗时间的,医院给予进行免费治疗,以保证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

  我们将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家长的培训纳入“康复训练计划”的总体安排,积极开展家长的培训提高工作。每周安排时间由治疗师轮流为家长们做康复指导工作,还组织了多次家长座谈会,宣传相关政策,沟通思想,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视做好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方面相关制度的完善。将各项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体系,让每一项工作都处于大家的监督之下,真正实现阳光操作。并在实践中做到有章必依,严格要求。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大于85%,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为90%。每年上报康复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并以此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3年开展工作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医务人员的辛勤努力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我院新区医院目前未投入使用,老区场地有限,病员拥挤,布局欠规范;

  2、人才结构不合理,中高级人员缺乏;

  3、康复治疗环境简陋,不能单独配备PT、OT、ST、器械、针灸、理疗等治疗训练室。

  根据上述问题,医院将继续争取省、市、区残联在资金及器材等方面的支持,医院拟投资300余万元与市、区残联共建“残疾人康复中心”。预计拿出部分设备资金协作完成设备购置。在人才建设方面,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康复人才培养计划,定期送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并根据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希望在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为我区智力残疾患儿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资阳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自评报告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制度衔接、应救尽救。加强与基本医疗、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确保残疾儿童家庭求助有门、救助及时。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着力满足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

  坚持规范有序、公开公正。建立科学规范、便民高效的运行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结果公正。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更好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不断推进基本康复服务均等化;更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不断扩大康复服务供给,提高康复服务质量。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到2025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制度内容

  (一)救助对象。

  救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也可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二)救助内容和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本地财力状况、保障对象数量、残疾类别等,分类确定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的经费保障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三)工作流程。

  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组织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审核。对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以及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由县级残联组织与民政、扶贫部门进行相关信息比对后作出决定;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的审核程序,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救助。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必要时,由地级以上地方残联组织和卫生健康等部门指定的医疗、康复机构做进一步诊断、康复需求评估。定点康复机构由县级以上地方残联组织会同卫生健康、教育、民政等部门按照公开择优原则选择确定。

  结算。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经县级残联组织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与定点康复机构直接结算,结算周期由县级残联组织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经县级残联组织审核同意在非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由县级残联组织商同级财政部门明确结算办法。

  (四)经费保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中央财政对各地给予适当补助。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违纪违法的严肃追究责任。残联组织和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协作配合,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站式结算”,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二)加强能力建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残疾人数量、分布状况、康复需求等情况,制定康复机构设置规划,举办公益性康复机构,将康复机构设置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康复机构建设,鼓励多种形式举办康复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康复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非营利组织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的政策。加强康复人才教育培训培养,不断提高康复服务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切实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经办能力,确保事有人做、责有人负。推动建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人员等社会力量作用,做好发现告知、协助申请、志愿服务等工作。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捐赠。

  (三)加强综合监管。

  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商残联组织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管理相关政策,共同做好康复机构监督管理。残联组织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定点康复机构准入、退出等监管,建立定期检查、综合评估机制,指导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加强风险防控,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残疾儿童人身安全;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康复服务定价机制,加强价格监管;建立覆盖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和救助对象家庭的诚信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做好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加强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交换共享;积极培育和发展康复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发生挤占、挪用、套取等违法违规现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和资金筹集使用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宣传动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政策解读和宣传,使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帮助残疾儿童监护人准确知晓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申请程序和要求。积极引导全社会强化残疾预防和康复意识,关心、支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在2018年9月底前制定出台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中国残联要会同相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做好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重大情况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将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资阳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自评报告

  一、机构总体概况

  学校以“满足特殊需要,提升生活品质”为教育宗旨,以“回归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为课程目标,积极构建“素质养成、康复矫治”的适应性特教模式,培养学生自尊自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品质,努力为各类残疾学生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一)建章立制,提高认识,优化思想舆论氛围。

  1、2014年,我校接任了“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这是一项抢救性的良心工作。为了使项目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首先抓好个训教师师德、责任感方面的教育。我们经常利用调研、观课等机会,向个训教师传达康复理念,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增强教师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努力奉献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重视做好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方面相关制度的完善。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体系,并制成了制度汇编集本,让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处于全体教职工的监督之下,真正实现阳光操作,并在实践中做到有章必依,严格要求。

  3、努力做好长的培训工作。我们将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家长的培训纳入“家长学校”的总体安排,积极开展家长的培训提高工作。学校还组织了多次由校长主持的家长座谈会,宣传相关政策,沟通思想,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完善设施,筑牢人力物力保障

  1、加强我校组织领导。我校目前共有校长1人,副校长1人,有专职个训教师2人(特教专业)。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康复机构和学校业务部门的指导,由校长亲自抓,课程处也有专人负责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安排与督查。康复工作与学校工作同步计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2、完善专业基础设施。近年来,我校按照上级康复机构要求,先后建设了语训教室、个训室、音乐室、体能康复训练室等一批功能训练教室,并按照配置标准,为学校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学教玩具、专业图书器材,满足了开展康复工作的需要。

  3、加大对智力残疾儿童家庭的支持力度。不少智力残疾儿童家庭都存在着生活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送孩子参加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对于家庭困难的家庭,学校给予智力残疾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提高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质量

  1、规范管理好康复档案。学校根据每个智力残疾儿童的年龄、残疾程度、类型、目前存在主要障碍、康复情况、是否有其它残疾、语言水平、家庭状况等情况建立残疾儿童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针对性、目标性明确,确保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有序运行。每学期,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情况,进行一次观察描述综合评估,评估的情况作为调整策略,改善教学的依据。

  2、科学设置康复课程。我校开设了各类适合智力残疾儿童发展的康复课程,如集体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等课程、小组课语训、游戏、音乐、感统、美工等,每门课都有明确的分类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在康复中,我们坚持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在集体教学的同时,也注意了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力争每天有30分钟以上的个训时间,保证了每一个智力残疾儿童都能在通常训练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训练。

  3、加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教学研究。我们要求老师本着“问题就是课题”的思想,把学习、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及时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共商解决的办法。

  4、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求家长要做好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第一老师,在配合学校康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家庭康复。同时,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及时就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问题,与家长交流沟通。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亲子运动会”,“教学半日开放”等活动,增进了智力残疾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感情,提高了家长的康复参与意识,也促进了智力残疾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我校教师缺少经验的积累,康复总体成果还有待提高。

  2、部分残疾儿童家长认识水平较差,对康复工作认识不够,心理准备不够,缺乏信心,对康复效果缓慢的持放弃态度。家长对康复的认识不足,思想上还存在不重视、不理解,行动上存在不配合的情况,影响了聋儿康复的全面、有效实施。

  3、学校目前没有相应的评估工具、设备,教师只是运用观察、描述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评估,为康复工作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影响了康复效果。

  4、学生社区及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智力残疾儿童家长的学习培训和提高。加强宣传,增强家长康复的意识。通过媒体加强宣传,增强家长康复的意识。帮助家长克服自卑心理,勇敢地面对现实,尽快走出痛苦,主动送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从而对孩子能够尽早进行干预。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强化家长康复意识,普及家庭康复技术,让家长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分享彼此康复心得,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科学、有效、实用的康复方法。同时,要让家长在孩子康复的过程中了解残疾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在相互交流中不攀比,不和其他孩子横向比较,要有不怕困难和挫折的思想准备,既不要急于求成,也不丧失信心。

  二是不断加大专业人员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的质量。我们将在做好本校培训的基础上,积极选送教师赴区内外的学习培训,开展同兄弟学校的交流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切实提高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质量。

  三是每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主题活动,为智力残疾儿童今后更好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资阳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自评报告

https://m.yinlingw.com/jijin/53275.html

推荐访问:

扩展阅读文章

基金分析热门文章

基金分析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引领财经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